上市9年 同仁堂首次出现收入与净利同时下降
http://www.dsblog.net 2008-03-18 09:52:20
为了实现这一规划,同仁堂提出抓好3个基础(产业)——制药工业、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(中医院),并配套确定了发展现代制药业、零售药业和医疗服务3大板块的“1032”工程,形成10大公司、两大基地、两个院、两个中心的产业布局。
但是战略的正确并不一定代表着战术的成功。
视点:环境的问题、营销的问题以及股权激励的问题都只是显现出问题,营销的调整反复了几年没有见效,主要在于没有整体的营销战略,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。外界猜测的股权激励未进展的影响可能有,但其影响也未必有所渲染的那么大。
根本的问题在于企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,对比同仁堂的战略规划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同仁堂存在众多隐忧。
-观察
2006年,对于医药行业来说,可谓是遭遇到了政策的寒冬。反对商业贿赂、整顿药品市场秩序、药品连续降价、医疗体制改革不明朗、药品招标......诸多的政策寒流不断袭来,面临国家政策的重大调整和严格监控、主导产品价格处于低价徘徊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。
因为一款中药中往往含有几种甚至几十种原料,而如果其中一种原料大幅涨价,公司不可能马上提高这种药品的价格,而高价的部分只能由公司自己承担。而个别根据原料药价格上涨而涨价的药品销量又受到影响。原料药品的价格浮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同仁堂目前的困局。
其实每一次行业政策的调整都会对企业有利有弊,而往往都是利大于弊。那么,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企业如何放下眼前“弊”的影响,通过对行业的分析和预估,寻找抵御行业不利政策的“法宝”,从而降低或规避风险。
现在同仁堂是集团在大发展,科技公司在小跑,股份公司在倒退。回顾同仁堂上市后的发展,实际上集团的发展力度更大。很多有前景的项目,多是留在了集团。而股份公司的生产经营范围没有多少改观。
从集团的发展战略10322上看,股份公司在集团中所占的版图比前些年相比肯定是大幅缩小了。人们给予厚望的中医院,保健品等都与股份公司无缘。
从同仁堂的主要高管的履历看,多是政工出身,缺乏系统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。从企业文化方面看,北京同仁堂更多强调的是中庸,是报国,是敬业,这违背经济价值的交易规律,不利于调动人员的积极性。
北京同仁堂,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其硬件的投入,而这种硬件的投入对产品的稳定性或许有一定的帮助,但是对于技术创新,更多的是其中人的因素。
同仁堂有品牌知名度高,中药品种繁多,目前有600多个品种,1200多个文号,40多个保护品种,应该说,其研发、市场运作的载体丰富。但同仁堂的研发仅仅停留在更改剂型等浅层上,而没有研发出像日本津村的“救心丸”这样的药品。
虽然在韩国、新加坡、英联邦、在加拿大,在亚洲、欧洲、美洲等等都有了北京同仁堂的身影,形成了跨地区、跨国界、跨所有制、开放经营的新格局,成为集产供销、科工贸于一体的大型中医药集团,然而由于国际化运作经验的不足,使得其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,惨淡的经营绝对不是北京同仁堂所想要的。
- 同仁堂亮相国际医学会议 王牌产品疗效获肯定
- 同仁堂知嘛健康入选北京旅游十大融合案例
- 同仁堂集团中药调剂员在全国大赛斩获佳绩
- 俄中友好协会来访参观同仁堂知嘛健康零号店
- 第二届“同仁堂好物节”品牌营销活动圆满落幕
- ·卫康深度布局肠道微生态
- ·春芝堂25周年庆亮点抢先看
- ·东方红携多项技术成果亮相珠海航展
- ·艾多美欧洲浪漫之旅圆满收官
- ·USANA连续三年被评为犹他州最佳制造商
- ·安利斩获中国营养师发展大会多项大奖
- ·无限极“思利及人助学圆梦”走进西藏大学
- ·双迪纳米气泡富氢技术“狂飙”